原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原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评判委员会副主任,原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培训专委会主任、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顾问。
管理学硕士,高级电子商务营销师、高级数据分析师、高师级电子商务师。主编、参编教材20余部,其主编的《电子商务店铺运营》等8部教材中有3部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新教材,3部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近年主持、参与湖北省职业院校电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编制;1+X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标准制定专家、数字商贸方向“岗课赛证”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考评员。
高级讲师,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艺术设计系党委委员、艺术设计系主任,曾获“广东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一等奖、“广东省中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2.0教学创新典型课例”一等奖,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广东省文明风采竞赛”微视频项目获一等奖。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 🔵主编“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课、一流课程《H5 跨平台应用开发》负责人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建设团队骨干成员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技术系副系主任,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讲授“Linux系统管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近几年带领学生获得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1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教研组长。现担任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成都市中职商贸类专业中心组组长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参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中职网络营销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副主编《电子商务基础》(第二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主持成都市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意见、技能抽考标准的制订及“微师培”课程开发工作。
◉北京服装学院信息中心教授 ◉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 ◉中纺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织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委员 ◉教育部校企合作委员会服装专业专家 ◉北京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个性化定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会计师,统计师,大连云行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顾问。全国财务大数据分析比赛、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辽宁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辽宁省会计技能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教科研课题 20余项,主编《Excel财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教材多部。
毕业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信息化专业,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系统分析师,《Python开发与财务应用》教材主编。浙江省教学能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会计技能大赛指导老师,具有六年一线财务实务工作经验。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统计科学中心联席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计量方法、大数据分析、金融计量和预测等 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和金融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科基金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副高级职称,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先后获得了华三H3CSE-Storage高级工程师、锐捷RCCP高级工程师、红帽 Linux 5 Red Hat、华为HCIP等企业网络工程师认证以及讲师资格;2010年至2022年带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赛项,并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的优异成绩;主编《网络互联技术项目教程(微课版)》等专业核心教材10余本;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工作积极认真,近10年年度评比均为优秀等级,工作业绩突出。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MOOC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慕课、私播课及混合式教学改革方面成果丰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60余所大学选用其MOOC课程,累计选修人数已超100万人。受教指委、慕课联盟及80余所大学邀请,作大会报告或培训报告200余场。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全国职业教育国培项目特聘专家,江苏省信息化省培项目培训专家,担任多所院校信息化教学与在线课程建设顾问,超星泛雅平台课程建设及应用顾问,主持软件技术、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三个专业的国家教学资源库《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建设,主编《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两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微课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具有20余年C语言与数据结构教学经验。作为专家主讲全国各类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设计与开发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共300余场。
广东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等项目30多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10多篇被Sci和Ei检索。主持完成广东省信息通信技术协同育人平台。 通信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两个国家教学资源库负责人,国家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
任职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首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管理沟通”主持人,首批上线“学习强国”的国家精品慕课;首批国家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管理沟通”主持人;首届中国大学最美慕课全国一等奖获得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国家发改委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SSCI论文多篇,2篇ESI高被引论文及热点论文;曾为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00多所高校做慕课、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等专题报告。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石油石化系统计算机技术能手,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1项),主持研制高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项,主持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4部,参与研制国家标准和电子行业标准各1项。曾任学校科技处处长,负责学校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数量排名全国高职第一。
教育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曾任教育部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主持人,高等学校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国家级网络共享课程主持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著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优秀教师,教育部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2009、2013年两次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主讲的《博弈论》课程201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世纪优秀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5年“挑战杯”全国竞赛特等奖指导教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软件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计算机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系统软件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在SOSP、Usenix ATC、Eurosys、ASPLOS、ISCA、HPCA、PPOPP等顶级国际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致力于计算机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成功建设了全新的系统软件类课程体系,为解决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打好人才培养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智能学部常务副部长、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ACM 中国前联合主席,国家特聘专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安全项目首席科学家。ACM Fellow,IEEE Fellow, ACM杰出科学家。 李向阳教授一直从事物联网、移动计算、无源网络、智能感知、安全隐私、数据共享和交易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杰出青年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美国基金委重点项目等 20余项。谷歌学术论文引用总数超过2万6千余次,H-Index 81,另外10余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 清华大学致理书院院长,化学系教授,校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计划(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 共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在 J. Am. Chem. Soc., J. Org. Chem., J. Phys. Chem. A, Tetrahedron Lett., Bioorg. Chem. 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一百余篇。译著 2 本。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原主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为八五教育部国家级重点课题“关于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促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验”总报告执笔人;九五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总报告总执笔人;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组长;出版“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等专、编著5部,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德国研究等国家级或社科核心报刊发表教育文章300多篇。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博士后制度”和“研究生教育”。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与博士后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深度调研,承担国家级项目4 项,并多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评委。曾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 11部,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在博士后制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国内资深心理学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心理学博士,美国杨伯翰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矿业大学妇女委员会主任。获江苏省第五届科普首席专家,江苏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首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 一直深耕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 余篇,著书和译著各十余部,还创立 MEAP(煤炭员工帮助计划),创建了段鑫星心理课堂。 获奖:省级教学成果奖(二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三项),省重点教材(二部)。
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德育原理》项目首席专家。深耕劳动教育领域多年,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你不全知道的劳动世界》《劳动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等专著。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关于全国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起草组成员。主持或参与2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团中央、北京市重点项目。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任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指委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等职。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8项,主讲的《普通物理》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本科课程、首批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劳动教育评论》副主编。
教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任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等。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研和主研国家及市级项目10余项,出版《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德育新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著作及教材20余部,荣获国家和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及教学成果奖8项。